您的位置:首页 > 文章列表 > 教育学习 > 初中生寒假假期学习计划有哪些

初中生寒假假期学习计划有哪些

来源:全查网 更新时间:2017-09-23 09:53:13

文章导读:为了在寒假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,按时学习生活,做事有规律,更好地度过一个快乐,充实,有意义的寒假,因此制定一个合理的寒假学习计划是非

  为了在寒假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,按时学习生活,做事有规律,更好地度过一个快乐,充实,有意义的寒假,因此制定一个合理的寒假学习计划是非常有必要的。以下是全查网分享给大家的初中生寒假假期学习计划,希望可以帮到你!

初中生寒假假期学习计划有哪些

  初中生寒假假期学习计划

  1. 每天必须保证足量学习 6 小时,内容包括:寒假各科作业:语文阅读、数学、物理练习、英语听力等。

  2. 中午保证一小时休息,下午学习或外出体育活动

  3. 做作业的要求是这样的:假期学习作业在写之前先在练习本上做一遍,发现其中的问题,如有不会的,做重点标记,然后对不会的进行重点学习。学生需要重温学过的知识、了解新的知识,进行系统的学习,之后通过家长批阅、讲解,合格之后工整的写到作业本上;每个单元完成之后要进行单元试卷的作业,并且规定时间完成。作息时间如下:

  7:00 起床、洗漱

  7:20 吃饭

  7:45 开始写作业

  9:25—11:25 试卷一份

  11:25---11:45 看报 ,课外书。

  11:45--13:00 吃饭 午休

  13:10---14:10 语文(词语解释,近义词,反义词,组词,多音字等)

  14:25--15:25 英语(学习下册内容,复习上册内容)

  15:40—16:40 地理

  16:40---吃晚饭前 自由时间

  吃完饭后:家长检查作业

  21:00—21:30 电视,电脑,课外书。

  21:30 睡觉

  注:大年三十、初一、初二放假,初三半天学习时间。出门走亲戚时间去掉两天时间另定。外出参加实践调查半天。严格按照计划学习和生活。

  初中生假期学习技巧

  一、对过去的一个月的学习方法、学习效率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总结,只有找出问题所在,以后的行动才更有针对性,以后的调整才更有效果。

  二、对感觉学得比较吃力的学科认真分析原因,一个月学的内容并不多,只要找出问题所在,是完全可以利用假期解决的,解决了,以后学习也就顺畅了。

  三、假期的学习应有很强的针对性,不要把完成作业作为最终目标,作业是必须完成的,更需要有针对性的学习,以突出反思、总结、调整、查漏补缺。

  四、假期同学们很难做到全情投入的学习,但不去适当的学习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以后的学习质量,所以合理安排假期的生活就显得很必要,七天长假应安排合理的时间玩,只要是玩的时间,就要玩个痛快,玩个高兴。当然也要安排几天的时间来学习,只要是学习的时间就要全情投入,四大皆空,保证高的学习效率。如果假期中学的时候想着玩,玩的时候想着学,不仅玩不痛快,学的也基本上没有收获,这种状态很不好,会让你的整个假期过得很消极。

  初中生假期学习方法

  1、学习内容逐步深化、学科知识逐步系统化

  学习的课程门类逐渐增加,内容也逐步加深

  小学期间,学生的学习内容是比较简单的,学科也相对简化,主要学习语文、数学等最基础的课程。语文主要是识字教育和简单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;数学主要掌握基本的运算能力;其他方面只是接受一些直观、感性的知识,并没有细化了的完整的学科知识。老师的教学也更重趣味性和直观性,而不是强调知识的完整体系。

  进入中学以后,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。学习的课程门类逐渐增加,内容也逐步加深。语文、数学、英语这些小学曾学习过的课程,由直观的、感性的、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、系统的知识体系,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;同时,物理、化学等课程相继开设,历史、地理、生物等人文社科知识也成为重要的学习内容。这些学科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,都是必需的文化素质积累,这就使初中生的学业负担客观上大大增多了。老师的教学也越来越注重传授知识的严密性和注重学生思维方法、思维能力的培养,除要求学生识记大量的定义、原理等知识点外,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。

  2、 学习成绩分化日趋激烈

  初中生的学习成绩波动很大,同时出现激烈的分化

  学习量的增加和内容的不断加深,加上初中学生心理的波动和生理的变化,使得初中生的学习成绩波动很大,同时出现激烈的分化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  (1)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和初中成绩相关不大。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,在小学是学习尖子的学生,进入初中以后继续保持领先的情况大大减少;相反,有些小学时被认为成绩不好的学生,往往后来居上成为学习冒尖者。而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却与高中学习呈明显相关。

  (2)初二年级往往出现比较明显的学习“分化点”。一般来说,经过预初、初一的学习适应和调整,学习习惯和方法基本形成定势,成绩的差异逐渐明显。尤其到了初二年级,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,物理等自然科学课程相继开设,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,智力在学习中的作用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,这时学习开始出现好的更好,差的更差,好与差的差距被越拉越大的状况。

  (3)学习成绩与付出的工夫所呈现的差异。学习优秀的学生由于能够合理地安排时间,方法得当,事半功倍,学习往往显得轻松自如而依旧学有余力;学习较差的学生穷于应付,事倍功半,却学得越来越吃力,学习变成了沉重的负担。这种对待学习是否轻松的状态,是判断学生学习潜力的重要依据。

  3、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能力日显重要

  对初中学生的指导更多的应侧重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意志品质的培养

  进入初中以后,学生在学习上的独立性逐步增强。课堂教学中,教师比较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;课堂教学外,学生更多的需要自觉地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。而在家庭教育中,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直接帮助也逐渐减少,不少家长也因为孩子学习难度的增加而显得力不从心。因此,自学能力的强弱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明显增强,学习依赖性强的学生成绩往往每况愈下。家长应该及时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小学阶段已经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,使他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的要求,并帮助其形成初中阶段相对独立的学习能力。对学生的指导更多的应侧重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意志品质的培养。

关键词:

责任编辑:

资讯推荐

更多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