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 文章列表 > 生活知识 > 春节被吐槽最多的习俗

春节被吐槽最多的习俗

来源:全查网 更新时间:2016-04-07 15:54:04

文章导读:盼着盼着,春节来了,可是有的人也开始恐惧了,已经吐槽开了。有一位网友在天涯论坛上写道:要被所谓的人情风俗累死:我有五个姨一

  盼着盼着,春节来了,可是有的人也开始恐惧了,已经吐槽开了。

 

  有一位网友在天涯论坛上写道:“要被所谓的人情风俗累死:我有五个姨一个舅一个叔一个伯伯还有俩姑姑,这还是只是我这边的亲戚,老公那边也是大家口,算下来二三十家,光送礼就得好几千,钱还都是小事,主要是真累啊,过年才放七天假,东家跑西家蹿,疲于奔命,这是过年呢还是受罪?”

 

  这条帖子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,网友纷纷表示“不能同意更多!”

 

  “走亲戚”这种习俗是怎么形成的呢?为什么会越来越让现代人反感?

 

  “走亲戚”是传统社会的重要社交方式

  拜年是春节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。“拜年”一词,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,也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、祝贺新年健康如意、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。遇到同辈亲友,也要施礼互贺。

 

  中国人自明清起始,对拜年礼仪定下了不成文的规矩,有着一定的次序:首拜天地神祗,次拜列祖列宗,再拜高堂尊长,最后全家按辈份次序互拜。拜年时,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,祝长辈人长寿安康,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,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,因为“岁”与“祟”谐音,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。

 

  拜亲朋也讲究次序:初一拜本家,初二、初三拜母舅、姑丈、岳父等,直至十六日。这种习俗早在宋朝时就已流行。我们俗称的“走亲戚”就是初二开始的走亲访友。千百年来,我国各地都形成了节日期间亲戚来往的习俗。走亲戚的风俗缘于历史上的农耕时代,平时大家一家一户在田里耕作都比较忙,趁春节期间没啥农活比较清闲,亲戚们之间相互走动、聊聊聊家常,增进感情。

 

  在传统社会,社会救济系统建立在相对狭小的熟人社会之上,在东亚儒家文化圈,这个救济系统主要依靠血缘关系建立,比如,一个家庭急需用钱,首先想到的是向亲戚借。在过去农村盖房子,都是靠亲戚邻里相互协作才能完成这个浩大工程。血缘关系是最可靠的互助体系。而在西方,基督教、伊斯兰教这种独一神教社会,宗教组织承担了更大的救济功能。

 

  “走亲戚”送礼看重的是礼节和情义,正所谓“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义重”。在以前物质匮乏的年代里,绝大部分家庭都比较贫寒,没有多少礼物可拿,有不少亲戚之间送了礼盒也不舍得打开,又用来送别的亲戚。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。

 

  在传统社会,亲戚网络是一个强大的互助系统

 

  为何成为现代人的负担

 

  无效社交

 

  随着人口大量涌向城市,人与人之间的亲缘、地缘关系弱化,传统的熟人社会终结。以前在熟人亲戚身上的情感投资就是为了防止某一天的“不时之需”,现在这种投资渐渐失去意义。日常生活已经疏远的亲戚,再走也亲不了。现代社会,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生活,更重视身边朋友的关系。仅仅是血缘关系,很难保证彼此之间必须保持某种特定的密切关系。

 

  而且对于年轻人来说,似乎变成了“无效社交”。没有与好友玩的愉悦、陪父母的温馨,也没有一般意义上的社交的收获。交流浮于表面,找不到共同话题,聊一些婚姻、子女、财产等个人隐私,招人反感。而且春节一过,各回各城,作鸟兽散。

 

  钱包压力

 

  改革开放前普遍存在物资短缺,熟人送礼多以实物为主。1978 年后,市场化改革丰富了商品经济,几乎所有物品都能用钱买到,而且发达的商品流通也抹平了地域差别。与其花费心思挑选礼物,不如直接送钱来得实在。而且送礼未必能送到心坎上,送钱是没人拒绝的。一旦变成了送钱,量化起来就容易,谁送的多谁就有面子,形成攀比之风,让年轻人不堪重负。

 

  春节送礼,对很多人来讲意味着钱包大瘦身。一项网络调查显示,近八成的网民表示,自己过年回家的花费已经超过了自己一个月以上的收入。其中花费在2000元以下的仅有25%,花费在2000元-10000元之间的占主流,得票率有59%,更有16%的网友表示回家一趟将花费在10000元以上。过年成了“过钱”,活生生把一些年轻人变成了“恐归族”。

 

  代际冲突

 

  对于年轻一辈而言,明知有以上负担,却还是不得不去“走亲戚”,一个原因是代际冲突。一位网友说“我一说不想去走亲戚,老人还特别顽固,生气,说我们不懂人情世故,不重视亲情。”老一辈还恪守着那些人情礼仪,在他们的圈子里这是一种舆论压力,谁家要是“不走亲戚”会被人骂不懂人情世故。

 

  而且,中国人的父母与子女之间边界意识模糊,很多父母把孩子的婚姻大事当做自己的脸面问题,把孩子的生儿育女当做自己的终极任务。在“走亲戚”这点小事上自然也要管管,“我的亲戚就是你的亲戚”,其实父母的手足兄弟,对子女而言只是一年也难说上几句话的旁系亲属。

 

  老外要“走亲戚”吗

 

  在西方国家,工业革命后,乡村居民大量向城市流动,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契约社会,资源的分配、矛盾的解决全靠契约维持。从传统悠久的宗教救助组织到二战后西欧普遍的福利国家制度,国民的基本生活都有足够保障。个人在生活遇到困难时,更倾向于求助政府和社会组织,无需依赖亲友相助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更加简单纯粹。

 

  一位在中国生活了五六年的美国人大卫对中国“走亲戚”的现象也很好奇。他说,在国外,他们过节比如圣诞节就比较简单,“就是和家人待在一起,享受几天团聚时光,一般不会到处跑,对别人的问候一般通过电话、EMAIL等方式解决。”不过在他眼里,中国人的忙碌也是一种幸福。

 

  有的美国家庭圣诞节时会举办一个亲友大Party,把家族的几十口人聚在一起,非常热闹。省去了N站式走亲访友的麻烦。

 

  有的“洋女婿”亲自体验过中国的走亲戚。据媒体报道,2015年春节,62岁的比利时男子河内,跟着广州妻子走亲戚,年初一去了五户亲戚家拜年,回来的时候感觉比上五台山还要累,光这些亲戚称呼就让人头疼:八叔婆、七姑姐、六姨妈,年初一还认识了一个比他小52岁的“表舅”。

 

  在送礼方面,现代西方社会,人与人之间礼物交换的象征意义往往远大于实际价值。美国人一般不会直接送钱给对方,只买一些象征性的礼物,通常不超过25美元,比如一瓶酒、一篮水果、一盒糖等等。德国人最喜欢送的礼物是书,廉价酒、巧克力也是常见的伴手礼,如果礼物昂贵,德国人会觉得很尴尬——在大量中国留德学生的回忆中,往往会出现礼物太贵导致对方拒收。

 

  【文化观察】春节被吐槽最多的习俗

 

  在韩国,“农历新年”是仅次于中秋节的第二大节日

 

  同属儒家文化圈的韩国也过春节,这个节日在韩国叫“旧正”,也就是农历新年。韩国春节的第一道风景是“归省”——回家探亲。每年除夕之前,和中国一样也会出现一幅数千万人大流动的回家探亲壮观场面。人们利用各种交通工具,赶在大年初一之前回到故乡。

 

  由于春节假期只有三天,他们除了和父母团聚,一般不会出去走亲戚。即便平时和亲友互赠礼物,一般送的也多是廉价的日用品或食品,如韩国人搬家后经常会收到手纸、洗衣粉等礼物,这在中国人看来是送不出手的。

 

  结语:有些春节习俗是千百年遗留下来的传统,但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,有的习俗已渐渐落伍了。社会结构、人际关系和人们的观念都在转变,习俗也会随之潜移默化地改变,吐槽的人们只是正处于这个转折点。

关键词:

责任编辑:chentao